Www.KL126.Com - 坤龙教育资源网

东亚格局变化背后的经济因素2014年7月23日星期三

作者:habao 来源:未知 日期:2014-7-23 9:55:08 人气: 标签:nba经典篮球
导读:·国际·东亚格局变化背后的经济因素陈同辉近期中国国家习打破先访传统盟友朝鲜的惯例,展开对韩国的国事访问。有趣的是,就在同一时期,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解禁…

  ·国际·

  东亚格局变化背后

  的经济因素

  陈同辉

  近期中国国家习打破先访传统盟友朝鲜的惯例,展开对韩国的国事访问。有趣的是,就在同一时期,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同时,解除对朝鲜的部分经济制裁。四国之间的这种互动预示着东亚战后形成的秩序正在改变。

  回顾历史,朝鲜战争之后,美国通过对日韩两国在经济上的扶植,以及在军事上的进驻,在东亚形成包围中国的战后秩序,以提防“主义”扩张。而中国为了分散美国所的这种军事压力,保持缓冲地带,亦不得不通过经济与等手段支持朝鲜。

  应该说,战后这种秩序能够形成,并得以维持,原因在于美国经济实力的强大,以及中国的弱小。无论是日本还是韩国,国内经济都因战争而受到严重,从自身利益出发,它们有动力接受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的援助,恢复经济增长。当然,更大的利益在于,它们也希望可以融入以欧美为主体的经济圈,界分工中,承接欧美发达国家由于经济演变而淘汰的产业,比如战后被欧美淘汰的纺织工业就曾在日本被称为“朝阳产业”,获得飞速发展,为日本出口创汇立下功劳。

  而中国,由于被资本主义列强的历史,决定了其在战后倾向苏联的必然选择。为了融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经济圈,获得苏联在科技与经济上的援助,中国亦不得不采取支持朝鲜的政策。在通过参与朝鲜战争,付出几十万志愿军战士的代价以后,中国获得了苏联在经济与科技上的大量援助,这为中国在当时极度贫穷的经济与落后的科技基础上建立完整的工业基础,提供了可能。

  然而,在经历60多年的经济发展后,东亚,乃至美国的经济基础都在发生改变。东亚秩序的改变,正是对这种经济基础改变的呼应。

  无论我们是否承认,美国仍然是影响东亚格局的首要因素。从经济上看,次贷危机后,美国一方面需要为应对大量失业而增加社会福利支出,一方面需要解决高负债问题,在此情况下,美国的军事预算开始面临不得不削减的境地。根据最新的资料显示,美国2014年军费开支预计5810亿美元,将首次低于其后九国的军费开支总和,而美国国防预算在2011年到2020年间将下降25%。不断放缓的军费预算与维持全球军事部署与介入之间的矛盾,只能依靠军事收缩或者盟国出资予以解决。实际上,美国最早将纳入《美日安保条约》的动因,就在于美国希望日本承担更多美军在阿富汗的开支。如果盟国无法出资,则美国亦只能有心无力,比如在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问题上,美国除了喊喊之外,最终也不得不向现实低头。

  类推至日本的集体自卫权解禁, 除了部分原因在于日本国内精英团体仍然存在的军国主义倾向,美国所的压力也不可忽视。近几年美国通过退休官员之口,不断发出希望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之声,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日本解禁自卫权之后,美国对此表示欢迎,认为这将让“美日联盟变得更加有效”,美国长哈格尔在一份声明中指出,“这项决议对日本而言是为实现地区安全和世界和平迈出的重要一步。”由此可见,美国已经认为,如果日本不解禁自卫权,则美军单独并无法“地区安全和世界和平”。

  然而,美国对日本解禁自卫权的这种与鼓励,必然伤及其在东亚另一盟国—韩国的利益。由于在历史认识、以及独岛问题上存在争议,韩国对日本积怨渐深。关于这点,从2014年3月份在美日韩首脑会议上,韩国总统朴槿惠面对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热情问候毫无反应即可看出。不仅于此,美国在对待日本与韩国态度上长期保持迥异,比如美国在火箭技术上保持对韩国的,韩国不得不求助于俄罗斯。而今在军事问题上,美国鼓励日本解禁自卫权,却依然将韩国的军事指挥权握在手中,这一系列的不同待遇不得不让韩国考虑自身在未来东亚格局变化中的选择问题。

  在此情况下,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崛起,让韩国多了一个重新选择的可能。历史上,朝鲜一直在经济与上对中国存在较深的依赖,在壬辰倭乱中,两国合力击退日本侵略,对此,朝鲜的李氏肃曾言,“神于我国,有不忘之功矣。当壬辰板荡之日,苟非神动天下之兵,则我邦其何以再造而得有今日乎?”回到现在,上世纪90年代韩国在制造业上依然全面落后于日本,然而其看准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巨大潜力,在中国市场上投入大量研发与市场营销,在这一过程中,韩国与中国的经济联系不断增强。如今,中国已经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市场、最大的进口来源国、最大海外投资对象国、最大留学生来源国、最大海外旅行目的地国。

  也正是凭借着中国庞大的市场,韩国一些制造业企业得以实现对日本同行的超越。这其中最经典的案例便是三星对索尼的超越。上世纪90年代当索尼还停留在“只输出二流、三流的淘汰技术”时,三星便开始对中国大量投资,把中国作为生产、事业和品牌中心,并在中国建立最大的海外研发。得益于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三星在2004年市值便超过索尼。如今,当索尼陷入连续十年亏损时,三星却一高歌猛进,在手机、液晶面板等领域优势不断扩大。

  不仅于历史以及经济上,韩国有向中国靠拢的内在动力,在朝鲜半岛统一的问题上,韩国也逐渐意识到,问题的最终解决需要依靠中国。因为只要中国继续支持朝鲜,则韩国统一半岛的希望便无可能实现。如果韩国能够与中国和解,乃至世代友好,中国则不必为了维持战略缓冲而支持朝鲜,毕竟历史证明,一个统一的、与中国友好的朝鲜半岛更合乎中国利益。

  对于韩国这种潜在向中国靠拢的可能,中国也不可能觉察不到。对中国来说,无论是从利益,还是经济利益出发,都存在吸引韩国的需要。上,作为美国在亚洲地区传统盟国的日本与菲律宾,因领土问题而站到了中国的,中国地区由于近几年经济发展落后,“”膨胀,与中国的关系处于僵持之中,甚至于中国地区对地区大幅让利的服务贸易协议,都受到地区民间激进派的阻拦而暂未成行。

  应该说,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这种矛盾,是中国崛起过程中所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历史上任何一个强国的崛起,必然伴随着与先前列强的冲突,比如17世纪英国与西班牙、法国与荷兰,18世纪的英法等。而中美的冲突,更多地体现在中国与美国在亚洲的代理国或地区之间的冲突。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崛起过程中首要面对的问题在于如何恢复亚洲在一战前已经维持了几千年的秩序,而这,才是能够容纳一个强大中国的亚洲所必须具备的稳定基石。有鉴于此,在上,中国需要在亚洲已有秩序上寻求一个突破口,以此为契机,步步为营。

  经济上,对内而言,中国正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时期,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是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之一。基于此原因,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这几年开始在全球,特别是欧洲购买技术。然而欧洲的技术偏向军工以及重工业,在轻工业以及IT技术上,东亚经济体拥有自身优势。就目前看,韩国出于攻占中国市场需要,对中国的技术输出最为,这与日本、中国地区形成天壤之别,如果中国能够与韩国形成稳定的伙伴关系,有助于中国在相关领域实现技术升级。甚至于,中韩合作,可以实现对日本技术的超越。

  对外,随着亚洲经济的发展,这个占世界人口60%的地区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能,亚洲经济的一体化,对中国的经济与安全都具有重大意义。如果中国能够吸引韩国加入以中国为主导的经济一体化圈,则在后续的经济整合中,中国所面临的难度将大幅降低。实际上,在中韩联合声明中,双方就曾提及将共同致力于推动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

  当然,在中韩接近这点上,心里最担忧的非朝鲜莫属。中韩在联合声明中提到中方尊重朝鲜民族实现半岛和平统一的意愿,支持半岛最终实现和平统一。无论是谁看到这段话,都不会认为其意思在于“朝鲜统一韩国”。如果注意到这点,就不难理解为何在习访问韩国前,朝鲜连续在东海试射导弹,也不难理解朝鲜为何开始改善与日本关系,松口答应调查日人事件。

  有鉴于以上分析,可以预想,中国与韩国的关系会更加密切,而日本在美国的鼓励下,也将获得更大的外交与军事自主权,亚洲战后秩序正在发生重大改变。

  (作者系经济学者)

  ·国际金融·

  “去美元化”

  的真实与虚妄

  程实

  这个世界,总有一些不老的流行话题,比如世界杯上的坚韧与团结,再比如经济世界里“去美元化”的真实与虚妄。近一段时间以来,“去美元化”这个古老的话题再一次流行了起来,欧洲、亚洲和非洲纷纷传出对美元的质疑声音,夹杂着抛弃美元的高层强音,特别是法国巴黎银行被处以高额罚款之后,“去美元化”甚至在美国传统盟友那里也呈后院起火之势,而金砖开发银行的话题热议,也让“去美元化”进一步升温。

  “去美元化”虽然呼声甚高,但仔细推敲,却大有虚妄之处:其一,从历史看,“去美元化”永远是雷声大雨点小,自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实质上的美元本位制一直广受质疑,特别是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后,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被热炒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即便如此,美元的霸权地位始终存在,并未受到根本挑战。相反,能够挑战美元霸权的欧元,却在本次危机中大受冲击,导致美元的国际地位反而变得相对更加稳固。

  其二,从现状看,“去美元化”未见推进。美元始终是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在全球外汇交易、银行跨境负债、债务工具国际发行、发达国家外汇储备和新兴市场外汇储备的货币结构中,2010年美元所占比例分别为42.5%、46.9%、74.4%、64.4%和58.4%;特别是在经济风险双升的背景下,国际投资者对美元资产的偏爱不降反升,高体量、低风险的美国国债市场始终受到避险需求的追捧;而且,以美元为核心的全球金融秩序目前来看还常有效,如果不考虑因素,从经济角度看,“去美元化”可能并不具有帕累托改进的预期效能。

  其三,从未来看,“去美元化”前程未卜。虽然目前“去美元化”的声音此起彼伏,但合音主要集中在“去”上,欧洲、非洲和亚洲对新的“来”并未形成共识。事实上,这了“去美元化”的软肋,即便“先破”能够取得进展,“后立”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去美元化”的未来很可能是“有破无立”。虽然欧元最有替补美元的实力,但欧洲有陷入通缩的,欧洲经济结构和欧洲货币政策均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日元是过去两年振幅最大的主要货币,日本经济也处于安倍经济学的实验过程之中,难堪大任;而包括人民币在内的新兴市场货币虽然发展迅猛,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但由于不具有成熟且体量足够大的金融市场,资本流动也受到一定管制,因此短期内也难以担当起国际货币体系主流货币的职责。

  这是“去美元化”虚妄的一面,但值得强调的是,“去美元化”也有真实的一面。

  “去美元化”的真实体现在,以美元为核心的现有体系虽然依旧有效,但却极不受欢迎。用著名经济学家麦金农的话说:“美元已经失宠”。“去美元化”现在的再流行深层反映了两个事实:第一,在全球经济弱复苏成为新常态的背景下,美国经济周期和政策周期和其他国家发生错位,周期错位导致全球政策自发协调的内生机制被打破,基于利益争夺的国家对抗和集团对抗愈发激烈。

  第二,美国经济发展模式和政策制定模式正体现出更强的内视性。这是美元失宠的核心原因,而美国政策内视性的增强深层折射了美国经济政策的变化:一是美联储在耶伦的领导下,正变得更加偏爱“菲利普斯曲线”模式,即更加相信能够以通胀上行换取增长刺激;二是奥巴马在支持率降至冰点后更倾向于在经济金融争端上表现强势;三是美国在压力之下更倾向于将解决外部失衡的手段放在汇率上,施压人民币就是其中一种方式。这些政策变化从理论上讲是失慎的,但对于美国而言,也许正是符合美国短期利益的选择。

  (作者系盘古智库学术委员)

  ·纽约笔记·

  足球正在改变美国

  金蓓蕾

  在美国,足球向来被认为是二等体育运动,美国最受欢迎的团体体育项目是美式足球(美式橄榄球)、棒球和篮球。但自从上届世界杯以来,足球渐渐开始在美国升线。本届世界杯更是让足球热在美国迅速升温,对足球的讨论不仅成为热议的话题,更是上升到了和民族主义高度。

  本届世界杯将美国的足球热推向一个新的,观看人数突破历史纪录。许多美国更是人生第一回观看电视直播的足球赛,不少人惊呼:原来足球比赛很好看啊。美国对葡萄牙的比赛吸引了美国本土超过2500万电视观众,比上届世界杯观看人数最高的比赛还高出800万,也远远超过去年棒球世界杯或今年NBA的平均观赛人数。美国总统奥巴马不仅带头翘班看球,还亲自致电美国国家队给予高度评价和祝贺。美国小比分输给队告别世界杯后,队员们受到了英雄般的礼遇。

  一小部分人开始对美国拥抱足球的姿态感到害怕和担忧。美国右翼及社会评论员安·库尔特日前大呼足球对美国的危害,甚至称足球在美国流行起来简直是民族“”。她列出以下原因:首先,足球代表了集体主义,个人的成就不是其中的主要因素。其次,足球太过柔弱,女孩甚至可以和男孩一起玩。再则,这是文化精英主义,那帮推广足球的人也正是推广碧昂斯和希拉里·克林顿的人。再者,足球是“外国的”,足球就跟公制系统一样。她厌恶美国人逐渐涌起的对足球的热情,因为足球将美国和世界连接了起来,这使得“美国卓异”的优越感逐渐终结,“美国长期以来被看作是与众不同的,而美国的态度现在越来越像欧洲,足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库尔特的惊人言论被持反对意见的美国人为“大概任何参与团队合作的人在她眼里都是社会主义”。

  对于库尔特和许多当代保守派来说,使得美国卓异的是其个人主义、男子气概和民粹主义,而这些,“都是足球所缺乏的”。库尔特相信,美国要做到真正的美国,就必须脱颖而出。所以美国抵制公制系统,不是因为公制测量不好,而是因为那是欧洲的测量系统。足球和公制系统是一个道理。

  对此,美国新闻评论网站《每日野兽》指出,足球在美国盛行非但不是“”,而是、命运所向。其实,美国的体育文化越来越“去本土化”。在美国,足球迷大多是移民或移民的后代。根据最近一项调查,56%西裔美国人表示计划看世界杯,而只有20%非西裔的美国白人表示计划看世界杯。26%西裔美国人表示自己最爱的体育项目是足球,而只有3%非西裔的美国白人最爱足球。今天的西裔移民和一个世纪以前的欧洲移民的区别在于,如今的新移民不再以足球来证明他们的美国主义。越来越多美国出生的美国人可以接受,美国体育并不一定要是美国发明出来的。如今的美国人越来越少地“凡是美国的就是最好的”,皮尤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02年,60%美国人认为“自己的文化优于其他文化”,而2011年,这个数字降到了49%。

  除了西裔美国人和年轻人,另一类热爱足球的是主义者。因此,蓝州(党大本营)比红州(党大本营)观看世界杯的可能性要多得多。派接受足球就和他们接受欧洲医疗体制一样,这群人并不认为美国卓异主义有什么价值。

  拥抱足球,意味着拥抱美国是没有特殊权限的众多的国家之一。年轻的美国人,更喜欢联合国,更愿意和美国以外的人交朋友。皮尤2013年的数据显示,30岁以下的美国人比50岁以上的美国人对联合国的喜爱多出24个百分点。美国评论家、纽约城市大学新闻与学副教授、新美国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彼得·贝纳特认为, “拥抱足球是美国对世界做出的一个健康的反应,美国不可能在现今的世界中而退,也不可能像过去一样这个世界。美国正在学习吸取既不是美国发明也不是美国控制的东西,并将之为己所用。这正是美国在将来岁月中所需要的技能。”

  (作者系《东方早报·上海经济评论》驻纽约记者。郑景昕编辑,工作邮箱:)

下一篇: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