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影集团出品的电影《神奇》于9月30日公映。作为美国NBA授权的一部以篮球为背景的励志年度,《神奇》也囊括了姚明、易建联、霍华德、安东尼、皮蓬、约翰逊等重磅球星加盟。那么,究竟体育题材电影会有怎样的发展空间?本期大影响制作特别节目,邀请凤凰网总编辑刘书、《神奇》出品方上影集团总裁任仲伦以及知名篮球评论家,一同畅谈“体育电影的N种可能性”。 (从左到右)苏群、刘书、任仲伦、辛凯 主持人:辛凯 嘉宾:刘书(凤凰网总编辑) 任仲伦(上海电影集团公司总裁) 苏群(知名篮球评论家) 电影百科人:法兰西 主持人:最近这段时间,我们看到很多的电影类型纷纷涌现,其中有不少或多或少跟体育有挂钩。今天我们会关注一个话题,那就是当体育遇到电影之后会产生怎样的一个化学反应?我们请到三位重量级的嘉宾跟我们共同分享这个话题,他们分别是上海电影集团公司总裁任仲伦先生、凤凰网总编辑刘书和知名篮球评论家苏群。现场除了有三位重量级嘉宾之外,还请到了专业的电影研究人士,他们会组成今天论坛的“百科全书”。 【回顾过往中国体育电影】 《女篮五号》罕见反映爱情《沙鸥》折射记录整个时代 主持人:先问一下三位嘉宾,在这么多年来你们印象当中国外、国内的体育电影都有那些? 任仲伦:体育电影实际上一直是中国电影当中一个重要的电影样式,谢晋的电影当中有一类是体育电影,除了《大李老李和小李》以外还有《女篮五号》、《女足九号》。我曾经也跟他探讨过,为什么拍那么多体育题材的电影。他觉得体育题材最看重的是健康,一个人从健康体魄开始才有可能健康心理。所以我们上影这几年在2008年拍了《大灌篮》,周杰伦主演的,也是一个体育题材。今年推出的《神奇》也是部体育电影,我还是比较尊重谢导这样的见解,就是体育电影通过提倡健康的一种生活方式,从健康身体到健康心理。 刘书:我想到的是美国电影《42号》,一个黑人进入一个一流的球队,冲破了层层的阻碍,通过自己的坚韧努力获得成功的故事,第一是打动,第二是给人不拔的、毅力,对公平和的追求。这常好的电影。 主持人:看体育电影和真正看体育赛事感觉还是不一样的? 刘书:对,体育赛事会让我们看到一场比赛有很强的娱乐特性,但是我们看一部电影毕竟还是讲一个完整的故事,甚至让你的心灵跟他产生一个共鸣和碰撞、共情,甚至会激发你对很多美好事物的一种憧憬、认同。 主持人:我们看体育比赛关注的是结果,而电影呈现的是一个奋斗的过程。 刘书:对,你经常会想到自己。 主持人:虽然说我们从事的不是体育行业,但是都有一个奋斗的过程,会反应到我们身上。 刘书:对。 苏群 《女篮5号》 主持人:苏先生您呢?体育电影您是不是都会关注? 苏群:我很小就是电影迷,我小时候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那个时候文化生活常匮乏的,接触到的电影种类也非常少,片源也非常少。我看的电影一部分是少年的记忆,比如《女篮五号》是重演的黑白片,《水上春秋》是讲游泳的。在八十年代之后的彩色电影比如《沙鸥》是讲排球的,还有讲击剑的,那个是我先看的剧本,再看的电影。那个时候我是《大众电影》的一个读者,狂热的读者。 主持人:那时候《大众电影》有剧本? 苏群:有,先看了剧本,我想这个电影拍出来肯定不错,那时候的电影种类非常少。另外一半是我成年以后看的体育电影,其中有两部分,一部分是美国拍的比较成熟一些,因为种类多。比如说到乔丹的《空中大灌篮》是动画、真人结合的。还有印象比较深的是《百万美元宝贝》,讲拳击的。还有一个我认为到现在看到最好的篮球电影,叫《卡特教练》,这是讲一堆小孩,一个成年人怎么带领小孩完成对篮球的认知,怎么样认识自己团队,怎么样克服困境。这个电影是从主题上来讲常励志向上,但是并不枯燥,因为整个电影讲的都是小孩。 还有任总刚才提到上影拍的《大灌篮》,这是现代版的,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有大量的娱乐元素,不像老的《女篮五号》,有可能一些方面跟任总说了《大李老李和小李》有类似的地方,希望有娱乐受众,而不是纯粹的励志,这类电影比较多,包括马上上映的《神奇》也有大量这方面的元素在里面。 主持人:我们刚才都提到了当年的几部老电影,《女篮五号》和《沙鸥》,我特别想知道电影上映之后在社会上引起了什么反应? 任仲伦:《女篮五号》是比较经典的影片,实际上体育电影有题材,必须是运动项目,或者是从事项目的人的生活作为一个基本的素材来进行表现。但是着重点不完全是为了展示比赛过程和运动常识。主要聚焦还是在人的命运,当时《女篮五号》运动员的生涯大家很关心,最关心的是教练跟他原来女朋友的恋情故事,这个故事打动了当时的年轻观众。那个时候在五六十年代中国的故事影片当中直接表现感情、表现恋爱的很少,表现理想比较多一点,表现爱情比较少一点。所以在当时引起的反响我看主要是这个方面,觉得有恋爱故事,上一代人的命运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沙鸥》好像是八十年代,张暖忻的电影。那段时间是中国女排特别辉煌的时期。 苏群:当时有借助日本电视剧《排球女将》,在这种“排球热”当中出来的电影,确实不错,是一个专业球员演的。 主持人:会不会引发了大家对于排球的热爱,带动一个风潮? 苏群:当时不用引发,就席卷中国。 任仲伦:但是那个角度跟我们报道的角度不一样,当时对中国女排的报道很充分,实际上直接借力了很多观众。如果讲励志的话,我觉得新闻报道比电影更直接励志。但是在这部影片当中写了一个运动员奋斗过程当中心灵的感受,有很多内心纠结的地方、成长的地方。 刘书 主持人:而这个在过程中是看不到的,一个不同的诠释。 苏群:但是不同的时代给我们看到的是不一样的,那个时候人比较简单,八十年代主流电影是伤痕电影,怀念的时候吃苦等等。但是到了现在大量的信息的情况下,拿那个电影样式到现在,可能一个都卖不出去。 刘书:其实每个时代的电影都是代表这个时代的痕迹,比如说《沙鸥》这个电影,我印象非常深的就是女主角眼神非常倔强、不服输。这个东西也能够折射当时整个时代有一种非常向上的力量,要夺回失去的时间、要奋斗,折射着整个时代,也记录着整个时代。 主持人:那个时代相对来讲是比较严肃的时代,而没有那么多娱乐的元素,和现在是不一样的,这是一个时代的烙印。我们现场百科来解释一育电影的定义是什么? 电影百科人(法兰西):体育电影从专业角度来讲是没有严谨定义的,但是在评论界会有一个统称,体育电影也称之为运动电影,一般就是通过某种特定的体育或者竞技运动来讲述主角的事业、生活、情感的电影类型。实际上可以说是一种电影元素,而不是电影类型。 比如电影类型可以称之为动作、科幻、悬疑。比如说一部动作电影在过程中如果突然来一段“跑酷”就是借鉴体育元素了,但不能说是体育电影,所以说是体育电影的类型,而是体育的元素。如果以体育为主线故事的话,一般是借助竞技比赛来讲述展现个人或团队在体育运动当中的努力,然后面对挫折和成就的心理状态。一般主线故事是这样的。 在历史上,最早的体育电影可能得追溯到默片,早一点的默片很多都失传了。现在最早的体育电影是卓别林的,他演一个体育冠军,在里面有很多展现体育项目的表演。很多电影评论把它认为是最早的体育电影的代表。 【剖析体育电影】 刘书:体育与电影兼有娱乐性和性 主持人:体育和电影遇到一起,有哪些共性? 任仲伦:我个人觉得就是广泛性。因为体育毫无疑问是全民关注度很高、参与度很高的生活方式。电影同样也是,在人们生活当中也是具有重大的影响。2009年当时我提议搞一个篮球题材,我们想到找行业最高的标杆NBA球队,2009年我在纽约拜访了他们,我讲了观点以后,他们马上就认可,差不多三分钟之后就决策拍这部电影。从他们的上讲,就是我们希望做一部传递健康、快乐的电影,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是正能量。电影和NBA的影响力加起来能够推动这种,两者之间的广泛性和力就是我们的共性。 刘书:我觉得体育、电影这两个概念挺难进行类比的,如果说共性的话,第一是娱乐性,。比如你看体育赛事也好,或者自己做运动也好,或者看一部电影也好,在整体来讲都是有很强的娱乐性的。 第二就是性、灵魂性,我们看电影除了哈哈一笑之外,实际上更能够让我们留下记忆的,或者成为经典的,实际上是打动了,或者跟某个人产生了共鸣。体育的实际也是这样的,我们挑战那些更高、更强、更快,或者说不服输、坚韧、这些东西,我认为他们是有共性的。 任仲伦:我第一次在五棵松看NBA的篮球赛,跟我们小时候看篮球赛完全是两个概念。一场看下来基本上就是看美国的娱乐,充满了娱乐。每小节之间都有啦啦队表演和各种其他的篮球形式的表演,之后我就觉得,《神奇》的风格不要像过去传统的体育电影那样正经的讲奋斗、励志,完全可以跟当今年轻人的生活结合起来,在一个比较快乐的氛围当中,去表达、讲述这样一个故事。 苏群:体育不可预测电影往往大团圆 苏群:体育跟电影有本质的区别,体育有不可测性、不可预知性。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就是因为谁也不知道结果。但电影经过好莱坞同质性的宣传之后,大家对电影有一种期待的,这个期待就是一个的结局。不希望最后我最喜欢的人被你了,最后了,除非还有续集。 任仲伦 《排球女将》 主持人:电影就算不看剧透,也无非那几种结果,只能看那个过程,那个结果必定是虚拟的东西,大家不会得到太大的刺激,但是球赛不一样。 苏群:这回任总找到NBA的球员,篮球比赛从一场比赛到一个常规赛季、季后赛、系列总决赛,打7场球,到总决赛的最后一场球,每一个段落、一个整体都可以看作是好莱坞式结构的,而且是不可预知的。比如说没参加电影的詹姆斯在中国的人气是多高,从小是天子娇子,到了NBA以后都说早晚是拿冠军的,结果过了八年才拿到。你想想这个过程中有多少反复,跟好莱坞电影是一样的。 体育还不断有“续集”,因为詹姆斯还没有老,才二十六七岁,人们仍然有期待。电影要跟体育完全同步是不可能的,你必须有自己的特色,不要把体育当作一个类型去拍,要把它当作载体和元素去拍,这样就可以解放出来。我这次看到电影里面有游戏元素、恋爱元素、明星元素、篮球明星,有电影明星、韩国明星、明星,哪儿都有。还有各种各样的虚拟和真实之类的穿越,我觉得这是一次非常大胆的尝试,可以体育无法通过比赛达到的效果。 刘书:体育和电影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体育是一个真人秀,电影不是真人秀。另外体育里面涉及到人,涉及到团队配合以及跟另一个团队的对抗,会使观众有非常强的代入感、强烈的交互感,除了赛事之外可能还关心命运、性格,我可能会成为他的粉丝,也可能很不喜欢他。这种东西是电影没有办法给的。 但是电影有一些东西又是体育赛事不能给的,比如说电影可以承载我们很多的理想,有一种艺术的成分。比如希腊的雕塑会呈现最完美的人体,实际上没有那么完美,但是就变成了一种艺术的。为什么我们看很多经典电影会念念不忘,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我为什么会记住《沙鸥》的眼神,那时候还很小,但感受到了艺术的冲击。 苏群:比如说打篮球特别希望这个扣篮要特漂亮,但是够不到,胳膊要突然伸长八尺就行了。这个《空中大灌篮》用了,最后手伸出去伸长了,像面条一样。还有打篮球的小孩跟我说,有时候假想在空中翻一个跟头扣上就行了。 任仲伦:电影的动感和体育天生契合 主持人:那会看了《排球女将》之后再看真的排球赛事就不过瘾了,这些姑娘怎么不跳起来翻个跟头再扣球呢? 任仲伦:实际上表现体育是很多艺术家的追求,主要有几点,一个是体育人生充满了紧张、刺激、不可预测,这是电影喜欢的。电影表现有两大类,一大类是意识流、生活流,还有一类有紧张的剧情、跌荡的命运、情感的起伏,体育元素就比较适合。无论是从体育的人和从事比赛的过程都能体现。 第二,电影有一个特性就是运动感,这一点跟体育是特别契合的。我们最初的电影摄影机老是待在一个点上不动。但是现在我们的摄影机喜欢舞动起来,这个舞动跟体育特别吻合。刚才讲到近几年的特技特效迅速的发展,把各种想象、各种可能性表现得会更彻底一点,在银幕上给予的视觉冲击更强烈一点。 第三,体育结果的不可测,也是电影在制作上推向时候的一种手段。电影有“最后三分钟营救”。前面主人公总是处在最危难的时刻,到最后三分钟总是被营救。你看世界电影当中的体育电影也是这样,总是最后一分钟,在千钧一发之际绝杀就赢了。 苏群:这个恰好成为拍电影的俗套,因为体育是不可测的,但是你在电影当中是可测的。我明知道主角肯定赢球,怎么老不赢呢?肯定是绝杀,所以绝杀毫无意义。我个人谁再拍类似的电影千万要摆脱绝杀,要让人有意外。 换一种方式,有很多种方式可以表现。打个比方说,因为电影是可以的,而体育是不可以的,可的是假球、黑球。NBA在体育运动当中,最接近娱乐的。打个比方一场普通的比赛接近有20个机位,除了常规的远景、中景、底线的近景,就是仰拍的近景之外,还有在二层看台跟一层看台之间的走廊上,架上很多的几乎是定焦的长镜头,是一个机器盯一个球星,场上五个人对五个人,十个人当中加起来有四五个球星,有五六台机器专门对着这些人,就是一刻不离的。你想导演切换的元素、素材常多。到了总决赛和全明星赛的时候,会单为球馆架一个滑轨,就是吊在空中的单线滑轨,有遥控的。 一个美国转播NBA比赛的导演,几乎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好莱坞导演,甚至比你还要优秀,因为完全是不可测的。 任仲伦、辛凯 【体育电影生态】 苏群:中国电影很俗套不做张艺谋就做贾樟柯 主持人:体育题材的电影可以说是电影产业的一个衍生品,在未来的日子里,特别是在国内发展壮大的话,这类题材的影片会更多的承载哪些功能?我们来展望一下。 苏群:最近有一部电影很走红,可能在中国没有上映,因为老百姓看不懂,翻译成中文不知道是什么名字(《点球成金》),就是讲搞棒球的数据分析员把一个球队通过数据分析来挑人,最终让球队获得好成绩。这个电影在美国非常轰动,包括在地区也常轰动。 主持人:他们了解棒球。 苏群:他们很了解棒球,在我们这儿没有,但是表明了一种思,就是所谓的体育题材电影不要停留在励志,我们拍了很多励志电影,比如《沙鸥》、《百万美元宝贝》是励志的,只要触到体育,就是一个人有了挫折以后奋斗,很俗套,其实体育的类型有非常多。最终可以发现每一个项目都是可以拍电影的,而且不要因为我触及到这个项目就想把这个项目所有东西都表现出来。甚至是可以当作是背景. 我们中国电影不但是体育题材电影,其实整个大的电影有一些非常不正确的趋向。比如我要么拍,要么拍探索先锋片,我不做张艺谋就做贾樟柯,其他都做不来。你想电影就呈两极分化。其实有很多类型的电影可以借鉴,比如前一阵看一个钢琴电影,叫《逆光飞翔》,没有钱推广,这是一个很小众的,盲人弹钢琴的故事,两个戏剧冲突放到一块,但是不表现盲人弹钢琴多伟大,而是表现我需要被认可,最终落实到哪儿呢?人性。所有好的电影最终落实到人性,跟观众内心最原始的东西碰撞有共鸣了就好,欧洲电影好就老是触及这些,美国商业电影元素太重了就远一些。中国电影老是想要人性的,但是最终表现的是钱性,是大场面。 所以我们要拍体育电影的时候,你刚才讲到电影产业当中跟体育的关系,我觉得体育是很好借鉴的东西。但是一定要最终落实到人性,同时要展现各种各样不同的类型,不要老是去拍大电影或者是励志电影,除了这两个就没有跟体育有关的了。只有当这片田地上百花齐放展开各式各样的花以后,才发现有一朵是你喜欢的。 苏群:体育在中国跟老百姓完全脱钩 主持人:在讨论的过程中提到了中国体育题材的影片,包括亚洲的,乃至美国、欧洲的,要问一下电影百科好了,各个国家所拥有的体育电影会体现出怎么样的国民性? 电影百科人:各个国家体育电影风格整体类型是一样的,如果区别风格,在于各个国家国情不一样,美国作为一个移家,体育项目更多被黑人,电影当中涉及到很多关于种族的东西,真实度比较高。中国的体育电影则善于把体育运动员的个人情感跟国家的情怀两个之间做对比和矛盾来进行挖掘。各个国家体育电影风格的话,整体类型是一样的,因为体育本身是一样的。但是如果区别风格的话,可能在于各个国家国情不一样,美国作为一个移家的话,体育的项目可能更多是被一些黑人的,历史当中就注定电影当中涉及到很多关于种族的东西,比如第一个黑人球员、黑人教练训练的时候,黑人、白人之间的磨合,这部分东西比较多。而且大部分根据真实故事改变的,真实度比较高。 我觉得中国的集体主义的贯彻的历史比较长,所以中国的体育电影善于把体育运动员的个人情感跟国家的情怀两个之间做对比和矛盾来进行挖掘。在中国一直强调的是集体,小我没有大我重要,没有集体重要。在我们呈现出来的体育电影当中更多是这样,在美国好像比较推崇个人英雄主义,所以说讲单人的体育竞技的题材影片会相对比较多一些。 苏群:电影跟体育之间有很多可以相通的地方,球迷认识一项运动很多都是通过一个大明星,所以完全没有必要把所谓的团队压过个人,中国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我们到这个时候还想五十年代拍的电影,不是说那时候落伍,而是不同的时代,我们要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现代。 (从左到右)苏群、刘书、任仲伦 中国体育目前的体制是跟老百姓完全脱钩的,你作为一个喜欢练体型的主持人天天上健身房,但是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上国家队,但是这个事情在美国是可能的,在这里是不可能的。因为这里的球队是由自己的一套封闭系统训练出来的,跟老百姓没有关系。 你刚才说到的问题就出来了,作为看电影的人、拍电影的人就没有往哪儿想,体育的东西能拍成电影,他平常很少介绍接触专业领域的东西。实际上我认识很多的电影明星,或者搞文艺的都很喜欢篮球,张丰毅是梦舟队队长,控卫,打球好着呢。黄志忠,《正道是沧桑》,那可能是中国电影演员当中打球最专业的,因为他是天津青年队出来的。还有搞戏剧的,有好多明星都是平常不仅是喜欢篮球,而且还从事篮球定期的训练,就是在一块打篮球。真正让他们转过来去拍篮球电影就不见得。 刘书:体育对中国人太奢侈这是社会的悲哀 主持人:刚才提到我们的社会和其他国家社会对于体育崇尚的程度,都崇尚,但是说普及程度又是不一样的,您有什么样的看法?这种程度也会影响到一个体育题材电影? 刘书:我觉得我们国家现在不是崇尚体育,是没有一个运动的风气或者习惯。大部分的人运动锻炼,可能不是出于发自内心的热爱,是出于要保健身体。 所以说恶感源自陌生,像你刚才讲的,很不熟悉这些东西,不熟悉怎么可能会去抽象出一个电影、题材?这主要是和大相关,体育一个是需要时间,再一个需要场地、,是奢侈的东西。 主持人:我们现在对于体育或者运动这件事情的态度是有问题的,比如说家长管孩子,这个孩子体育成绩再好也不如学习好让大家开心? 刘书:这是学校引导的,你在一个规则之内必然要按照这个规则往上走,否则可能被淘汰,这是一个社会的悲哀。我们小的时候不会这样的。 任仲伦:运动和电影在美国结合得比较好 任仲伦:美国体育也好、电影也好都有两大强势的领域,而且有世界影响。相对来讲当体育变成美国人普遍生活方式以后会有巨大的影响力。但是这个影响力会影响到电影生产。 主持人:你是讲生活方式? 任仲伦:是一种生活方式,不是一种其他的目的,会蔓延开来影响到其他各种各样的创作、生产以及其他领域,电影毫无疑问本身是注重影响力,电影本身是很注重影响力的,就会把体育作为自己电影很重要的主题或者题材去表现,在美国这两者是结合得比较好。但是反过来也不能说体育发达的电影一定好,体育不发达电影一定是差的。俄罗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时候国民经济比较弱,经济实力比较差的时候,但是在文学上是世界一流的,艺术和经济有时候是成正比的,有时候不一定成正比。在中国体育在普及还没有达到强势的领域当中,我们希望电影不平衡的原理能够起作用,体育电影出来就是我们期待的。 《挑战星期天》 主持人:书总您有什么样的看法? 刘书:整体来讲观众看电影肯定是要看熟悉的东西,或者说从未见过的东西。在体育来讲,如果没有更多的人充实运动,或者说喜欢某一些体育的赛事,是一些体育迷,必然对体育题材的电影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另外,我还是认为体育运动的普及还是跟文明程度的提高和富裕程度是成正比的。当一个人有比较高的学历,或者有比较高收入的时候,必然会比较关注自己,关注自己身体的协调、美好等等,所以说你自然就会喜欢运动。另外你也可能更有闲了,我想时间长了以后中国人也会越来越想到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是真的像《小时代》说的那样吗?就是对无的追逐吗?可能也会有这种反思吧,时间长了以后体育运动会有更多的普及。 苏群:体育电影在中国不好拍也不好卖 主持人:我们不自觉聊到下面的话题了,就是体育观众的一个培养问题了。体育迷有这么多,当他们所熟悉的体育电影在电影院上映的时候,一百个有多少人进去看的,是百分之百吗? 任仲伦: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相对来讲如果喜欢体育的,以体育为背景的关注度更高一点,这个比例是存在的。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领域或兴趣的群体,百分之百都是很的要求。 主持人:我们用什么办法把这些人都变成体育题材影片的影迷,怎么样培养体育电影的粉丝? 刘书:电影拍得好。 苏群:我觉得任总说得确实非常冷静,并没有说一定把一百个球迷变成一百个电影迷,而是说一百个人都冷关注,但是最后有多少人转换成电影迷,因为这个电影还没有上映。以我的经验来看体育电影在中国第一是不好拍,第二是不大会成功,不好卖。 任仲伦:对于体育题材来讲,不只是为了吸引体育的这些迷,心里面更多是更广阔、更广泛的电影群体。2008年拍《大灌篮》也是篮球题材,当时观众就很高,当时2008年在五年多以前了,我们将近达到了一点多个亿,现在破亿已经是比较容易了,因为现在整个电影界电影的银幕数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基本上每天增加15块银幕的速度在发展,现在全国已经达到了1.6万块银幕。在十年前有效银幕只有3000多块,现在达到了1.6万块的银幕,观众的底数也增加了。 刘书:体育明星不能代替故事决定电影成功 主持人:我们都提到了体育明星融入到电影的拍摄当中来,书总您在看有体育明星加盟的电影过程当中,您在意不在意他们的演技,还是说他们只要出现有一个看点就可以了? 刘书:很在意,我想体育只是一个元素,这个电影是不是能成功,还是跟故事讲的怎么样有关系。还有你的主演、明星的号召力有关系。我觉得这个是最核心的,体育并不是最核心的,它只是一个元素或者是一种载体。 主持人:这是一个培养体育电影影迷的手段,就是让明星来吸引他们,体育明星有惊艳的表现吸引大家能够培养起来这个族群。还有一个,体育电影多年以来存在的问题就是老套的剧情发展。 苏群:励志嘛。 主持人:就是励志,最后一定成功,就完了。在创造方面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才能够让大家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让大家愿意走进影院去看体育影片? 电影百科人:创作上可以不完全关注运动进行时和运动员本身的事,甚至包括经理、教练背后的事,都是体育电影。故事可以更外围化一点,会让人觉得更完整、更写实,是一个体育的世界。《点球成金》是一个案例,还有像奥利弗斯通拍过一个电影是《挑战星期天》,但是更多的主角是描写背后的教练,是橄榄球经理幕后有一些商业利益上的纷争,还有关于运动员做的一些要不要在场上去留的这些决定,其实这些都是体育电影,可以更外围化一点,就会更丰富,会让你觉得这个故事更完整、更写实,是一个体育的世界,而不是直接是赛场,不是一个框架的东西。 合影 主持人:任总这边加一些更加潮的,更加现代、更加未来科幻的元素。 任仲伦:对于我们来讲是一个选择与能力,体育电影有一个选择,到底你由专业运动员、体育明星来演,还是由职业的演员来演,这首先是一个选择。为什么大家会比较多的选择用专业运动员或者体育明星来演,有两个考虑。一个考量就是考虑到这些人在市场上的号召力,在观众中的号召力,这个考量还是比较浅层的考量。 第二在体育题材的电影当中需要许多技能的东西、专业的东西,一般的演员达不到。一般的演技打篮球不会打,老用替身,那是很的,这是灾难性的,所以我们选择就很重要。不过反过来只是体育素材只是一个职业背景。如果更多的表现体育以外、专业以外的生活,我们会比较多地用职业演员,他们比较能够表现,这是一种选择。 苏群:体育明星传记可丰富电影类型 苏群:我如果有机会咱们电影圈有人拍体育的传记片,既不是纪录片,又不是虚构的故事。我觉得美国电影种类之丰富才会使得它产生体育传记人物类型。包括拍阿里,因为阿里在美国体育的运动史上不仅仅是属于体育领域了,是属于美国整个国家历史发展的一部分,包括在六几年反战的时候,这个人身上充满了时代变化和思想变化矛盾的焦点。这么一个人是值得拍。所以像我们中国历史发展当中,其实有过最近的一百年当中有过转折,在转折当中有一些体育人物是不可避免的在转折点上的,包括你说容国团、庄则栋这些都是过世的人物,包括李宁是个健在的人,他身上的传奇非常丰富。他代表了体育本身的那一段从三金王掉到奥运会垫子上,不是他的,可是反应了一个时代很扭曲的现状。最后他爬起来退役了,退役以后过了若干年起来了有了这样一个品牌。 我觉得对于中国现代的历史来讲,太丰富了,有这么多元素,体育同样是这样。如果有一个人能够沉下心来去研究背后社会发展的变迁,然后把人置入其中一定能够拍出非常好的电影。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的这些,在中国的体育史上都是经典的人物了。而近些年很多的体育明星,比方说姚明、刘翔、李娜等等,如果让几位去挑选的话,你们觉得哪位被拍成传记电影受关注度会更高一些?书总选一位? 刘书:我会选姚明。 主持人:原因是什么? 刘书:第一他是一个很有魅力的优秀的运动员,另外他的经历是从中国到美国去打球,实际上也折射这个时代的等等的很多东西。包括回来经商,但是现在都不太适合拍。 苏群:我选李娜,因为李娜适合找个人替他演,姚明找不到。 主持人:只能自己出演。 苏群:他自己出来太胖了。 任仲伦:我也选李娜,从文学角度的来讲,她比较容易竖立起来,她的个性和经历从人物的角度来讲比较容易塑造起来。 主持人:我可能会选刘翔吧,光把这两次背后的故事拍一下,绝对是有票房的,大家都爱看的。 《小时代》 【中国电影】 刘书:中国电影不会讲故事得屌丝者得天下 主持人:我想问几位嘉宾,进电影院喜欢看什么类型的? 刘书:我今年就进电影院看过两个,一个是《1942》,一个是《一代师》。 主持人:为什么没有激起你去电影院看? 刘书:我看介绍觉得不是好电影,看电影先看是哪个导演。我可能会看欧洲电影,喜欢得更多一些。 主持人:您是喜欢文艺片的? 刘书:对。 主持人:您是觉得如今中国电影市场是缺少这类题材,所以觉得有一些不满意? 刘书:好电影太少,这是一个事实,但我不是圈内人,不知道怎么解决。每个人都知道这个现状,但是每个人都没有做努力,而且中国的电影已经不会讲故事了,或者是宏大叙事追求浮华大场面,并不是真正了解现实。比如你去问观众,一个拍记者的,你觉得像记者吗?然后说不像记者。还有拍官员的,我也问过从政的人,完全不像,就是离生活太远了。追求了很多的技巧和很高的成本,这些硬件的东西可能都上去了,但是我们丢了最根本的东西,怎么去讲一个故事,怎么所谓表演的自然,我觉得这就是好电影的基本原则吧,如果没有共鸣看完之后也没有印象,下次就不看这个导演的电影了。 主持人:很多人喜欢的文艺片缺少的原因在哪里? 刘书:没有票房,现在是得屌丝者得天下的时代,这是一个现实。 主持人:但是这是很无奈,而且解决起来还挺难的事? 刘书:将来会的,慢慢会变成分众的,当这样的情况非常普遍的话一定会有另外的契机出现。比如对《小时代》是这么强烈的争论,实际上就会有另外的契机出新,因为太渴望好电影了。随着社会的富裕和多元化,有些人不会因为生计考虑去做热爱的事情,电影常有魅力的一种艺术,会有更多人来从事这个,我想这是一个发展阶段的问题。 任仲伦:《小时代》反应新一代观众需求 苏群:我提一个在电影界贵圈的大事,就是《小时代》。《小时代》我认为之所以会引起和票房的这种反差,除了一部分恶意营销,就是故意把自己炒坏了营销卖好票房之外。最大的可能是掌握话语权的人脱节,你明明话语权但是并没有去问看电影的人多大,为什么看电影,为什么花这个钱。你觉得听谁说就来看这个电影了,你要问他,有可能掌握话语权的人跟观众已经发生了严重脱离了,我根本不了解他们。明明他们是喜欢电影的,你说这个电影不好看。 刘书:我不同意这个观点,其实都没有错。第一《小时代》有这么多的观众,实际上是大时代的折射,比如说大时代对的追逐,对于财富的追逐,对于高端奢侈好东西的追逐,导致很多人想看。第二,对它的一种评价,实际上更多的是从艺术性来评价的,艺术性和票房不一定有直接正面的连接,我想应该是这样。 任仲伦:实际上电影业是一个有影响的产品,一部电影只要有影响就会取得比较好的票房。赢得比较多的关注。我看《小时代》,更多的解读称在电影观众中可能会出现一次新的改朝换代。就是《小时代》的成功标志着像新一代的观众和新一代对电影的需求的产生,因为我们过去比较多的电影实际上都是比年长一辈在讲述故事。到了《小时代》出现,就是他们同龄人在讲自己的故事,用他们的方式讲自己的生活,可能他们觉得亲切。你的成熟不成熟对他们来讲,特别是艺术上的成熟与不成熟对于他们不是思考的标准。你能不能讲出我们的话,就是说出心里话这点变成了大家支持和喜欢的很重要的理由。 任仲伦:《天注定》是物被激怒后的爆发 主持人:我知道您跟贾樟柯导演常熟的,您对于他也是一直特别支持。现在我们知道《天注定》,已经得了,而且也过审了,这个过审会不会在某些方面体现出电影审查制度有放松一点? 任仲伦:贾樟柯跟我合作了整整十年,我投了他六部影片,他也是我们上影重要的导演。最近我们跟他合作了《天注定》,我认为审查通过是一个正常的通过,因为他反应的是生活和表达的思想见解,可能跟前几部电影稍微有点差别。但是我又认为他没有差别,因为贾樟柯十几年的电影始终在关注一个稳定的视角,就是大的社会变革中的草根阶层的所思所忧、喜怒哀乐。过去的几部影片,一个大的社会变革当中一些物的迷盲、困惑表现得比较充分。在《天注定》里面表现大时代变革当中,物到了一定时候被激怒,心理矛盾的爆发,可能这个东西多了一点。这个多了一点恰恰是我们社会发展到今天,社会上的真实生活状况,贾樟柯比较也是比较敏锐地把握住,并把它表现出来。我觉得从审片角度是正常的通过,因为这些社会矛盾在我们的各种当中也表现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是存在的,只是说作为一个电影艺术家对这些现象做了自己的一种表达和自己的一种描述,我是这样理解的。实际上他延续了中国电影长期一直有的现实主义。 刘书:过度商业化是中国电影本题。 主持人:我还看到有这样的话现在的中国电影,中国电影不缺钱和观众,缺的是责任感。 刘书:我不知道怎么理解这种责任感,其实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做事的核心,你做一个电影,就要认认真真把一个故事讲真实,表演要没有痕迹,这些东西和审查制度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我们看伊朗的电影《一次别离》,审查制度应该比我们更严,但是也能拍出这样的电影,我觉得这些都是借口。过度的商业化或者说我们缺少对一种东西的热爱,这些东西是最本质的原因。这个行业好象也比较缺乏人才,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说起好电影,可能是十年三四部,太少了。这确实也是一个悲哀的事情,我们确实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做。 主持人:现在是2013年,2016年有一个大事,就是中国电影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就是WTO电影市场的问题。从观众的角度,书总您来看咱们中国的电影人要面临更大的挑战了,怎么办? 刘书:我是全面拥抱的,想这个问题没有用,更多的东西让你更强壮,这常好的事情。对于观众和电影界来讲都是一件好事。 任仲伦谈制片人制度:王家卫很有制片头脑 主持人:任总,在制片的整个流程过程当中,我了解到的是两种方式,一个是制片人中心制,再有一个导演中心制,这两种方式利弊大概是什么样子的? 任仲伦:你提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现在实际上中国整个在向制片人中心制转变,这个转变实际上跟整个中国电影在产业化的基础上快速发展有关的。如果说借鉴的话,主要是借鉴了美国的产业化的经验。我觉得从制片人中心制角度来讲,对于一部影片的成功把握可以更立体一点、更综合一点。制片人一开始选择一个创意,到组织一些编剧,到组织一些主创以及市场营销是一体的,是唯一一个在剧组里面贯穿始终的组织者。他的作用和能力强与弱直接影响到这部作品最后的收获。 每一个导演在艺术环节里面导演变得很重要,但是导演会比较过度去关注个人艺术的体现和艺术的表达,这两极的思考会比较少一点。所以一个好的制片团队或者创作团队发掘一个比较稳定的组合,有些成功的制片人总是有好的合作者,讲的是主创团队。这样利弊得失之间调整到比较合适的状况当中去。从我个人的立场上来讲,在十年前我是自己搞创作的,自己搞研究,我会比较推崇导演制,当我企业总裁之后会换一个角度思考,跟立场有关系。有好的导演也是很好的制片人,我合作的比较多的合作伙伴,像王家卫,跟他合作过四部影片,我觉得他是一个很有制片头脑的导演,所以他的影片我觉得在整个影片的经营上很有自己独到的经验和成就。 刘书:有责任诚实报道电影 主持人:三位嘉宾最后各自分享一下你们的观点,就是我们的电影人、,应该在哪些方面去做一些努力,让我们观众观影的心态更加健康,更加向良性的方面去发展? 苏群:观众需要学会当一个好的观众。首先需要学会看各种不同的电影,就跟篮球场上需要判断不同类型的球队一样。每一个球队的风格不一样,电影也是这样,它有不同类型。 任仲伦:我举一个例子,每一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汇集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导演的作品,观众经常会选一些影片通宵排队。的电影节期间,票房可以超过一千万。这些票房都不是来自于美国的商业,而是来自于不同国家的小制作和不同风格的电影。实际上在日常电影市场上缺少这类影片,观众是需要的,而我们没有提供。从这一点上来讲,我也希望中国的电影市场更。 刘书:我觉得目前的宣传问题还是比较多的,跟中国电影本身存在的问题是一样的,就是能不能够诚实地去反应一个电影。作为来讲,首先应该诚实地报道电影本身以及这个电影市场,同时我们确实有一个责任去进行一些引导和呼吁,这个话说起来比较矫情,但是这就是所谓的责任。我们的娱乐行业、娱乐都同样太了,也是看票房更多。拍的电影不挣钱怎么办,我觉得你要出于热爱,比如说可不可以不挣那么多钱。因为涉及到上的东西,就是一个半公益的,如果你让大多数人选择的话,一定会选择生理的、刺激的东西,人的是往下走的,不是往上走的。 主持人:或者说追求的是简单快乐? 刘书:是一种低级快乐,本能是追求低级快乐,因为本能是越的。 主持人:非常感谢今天的三位嘉宾在这儿跟我们分享他们对于中国电影,包括体育题材影片的一些观点和看法。有一本书叫《看上去很美》,我也希望在未来的日子中国的电影,包括体育电影不光是表面一个角度看上去很美,360度无死角,可以让我们的电影禁得住任何的冲击,然后培养更多真正健康积极的观众来关注我们的中国影片。再次谢谢三位嘉宾,我们的论坛到此结束,谢谢! (从左到右)苏群、刘书、任仲伦、辛凯 主持人:辛凯 嘉宾:刘书(凤凰网总编辑) 任仲伦(上海电影集团公司总裁) 苏群(知名篮球评论家) 电影百科人:法兰西 主持人:最近这段时间,我们看到很多的电影类型纷纷涌现,其中有不少或多或少跟体育有挂钩。今天我们会关注一个话题,那就是当体育遇到电影之后会产生怎样的一个化学反应?我们请到三位重量级的嘉宾跟我们共同分享这个话题,他们分别是上海电影集团公司总裁任仲伦先生、凤凰网总编辑刘书和知名篮球评论家苏群。现场除了有三位重量级嘉宾之外,还请到了专业的电影研究人士,他们会组成今天论坛的“百科全书”。 【回顾过往中国体育电影】 《女篮五号》罕见反映爱情《沙鸥》折射记录整个时代 主持人:先问一下三位嘉宾,在这么多年来你们印象当中国外、国内的体育电影都有那些? 任仲伦:体育电影实际上一直是中国电影当中一个重要的电影样式,谢晋的电影当中有一类是体育电影,除了《大李老李和小李》以外还有《女篮五号》、《女足九号》。我曾经也跟他探讨过,为什么拍那么多体育题材的电影。他觉得体育题材最看重的是健康,一个人从健康体魄开始才有可能健康心理。所以我们上影这几年在2008年拍了《大灌篮》,周杰伦主演的,也是一个体育题材。今年推出的《神奇》也是部体育电影,我还是比较尊重谢导这样的见解,就是体育电影通过提倡健康的一种生活方式,从健康身体到健康心理。 刘书:我想到的是美国电影《42号》,一个黑人进入一个一流的球队,冲破了层层的阻碍,通过自己的坚韧努力获得成功的故事,第一是打动,第二是给人不拔的、毅力,对公平和的追求。这常好的电影。 主持人:看体育电影和真正看体育赛事感觉还是不一样的? 刘书:对,体育赛事会让我们看到一场比赛有很强的娱乐特性,但是我们看一部电影毕竟还是讲一个完整的故事,甚至让你的心灵跟他产生一个共鸣和碰撞、共情,甚至会激发你对很多美好事物的一种憧憬、认同。 主持人:我们看体育比赛关注的是结果,而电影呈现的是一个奋斗的过程。 刘书:对,你经常会想到自己。 主持人:虽然说我们从事的不是体育行业,但是都有一个奋斗的过程,会反应到我们身上。 刘书:对。 苏群 《女篮5号》 主持人:苏先生您呢?体育电影您是不是都会关注? 苏群:我很小就是电影迷,我小时候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那个时候文化生活常匮乏的,接触到的电影种类也非常少,片源也非常少。我看的电影一部分是少年的记忆,比如《女篮五号》是重演的黑白片,《水上春秋》是讲游泳的。在八十年代之后的彩色电影比如《沙鸥》是讲排球的,还有讲击剑的,那个是我先看的剧本,再看的电影。那个时候我是《大众电影》的一个读者,狂热的读者。 主持人:那时候《大众电影》有剧本? 苏群:有,先看了剧本,我想这个电影拍出来肯定不错,那时候的电影种类非常少。另外一半是我成年以后看的体育电影,其中有两部分,一部分是美国拍的比较成熟一些,因为种类多。比如说到乔丹的《空中大灌篮》是动画、真人结合的。还有印象比较深的是《百万美元宝贝》,讲拳击的。还有一个我认为到现在看到最好的篮球电影,叫《卡特教练》,这是讲一堆小孩,一个成年人怎么带领小孩完成对篮球的认知,怎么样认识自己团队,怎么样克服困境。这个电影是从主题上来讲常励志向上,但是并不枯燥,因为整个电影讲的都是小孩。 还有任总刚才提到上影拍的《大灌篮》,这是现代版的,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有大量的娱乐元素,不像老的《女篮五号》,有可能一些方面跟任总说了《大李老李和小李》有类似的地方,希望有娱乐受众,而不是纯粹的励志,这类电影比较多,包括马上上映的《神奇》也有大量这方面的元素在里面。 主持人:我们刚才都提到了当年的几部老电影,《女篮五号》和《沙鸥》,我特别想知道电影上映之后在社会上引起了什么反应? 任仲伦:《女篮五号》是比较经典的影片,实际上体育电影有题材,必须是运动项目,或者是从事项目的人的生活作为一个基本的素材来进行表现。但是着重点不完全是为了展示比赛过程和运动常识。主要聚焦还是在人的命运,当时《女篮五号》运动员的生涯大家很关心,最关心的是教练跟他原来女朋友的恋情故事,这个故事打动了当时的年轻观众。那个时候在五六十年代中国的故事影片当中直接表现感情、表现恋爱的很少,表现理想比较多一点,表现爱情比较少一点。所以在当时引起的反响我看主要是这个方面,觉得有恋爱故事,上一代人的命运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沙鸥》好像是八十年代,张暖忻的电影。那段时间是中国女排特别辉煌的时期。 苏群:当时有借助日本电视剧《排球女将》,在这种“排球热”当中出来的电影,确实不错,是一个专业球员演的。 主持人:会不会引发了大家对于排球的热爱,带动一个风潮? 苏群:当时不用引发,就席卷中国。 任仲伦:但是那个角度跟我们报道的角度不一样,当时对中国女排的报道很充分,实际上直接借力了很多观众。如果讲励志的话,我觉得新闻报道比电影更直接励志。但是在这部影片当中写了一个运动员奋斗过程当中心灵的感受,有很多内心纠结的地方、成长的地方。 刘书 主持人:而这个在过程中是看不到的,一个不同的诠释。 苏群:但是不同的时代给我们看到的是不一样的,那个时候人比较简单,八十年代主流电影是伤痕电影,怀念的时候吃苦等等。但是到了现在大量的信息的情况下,拿那个电影样式到现在,可能一个都卖不出去。 刘书:其实每个时代的电影都是代表这个时代的痕迹,比如说《沙鸥》这个电影,我印象非常深的就是女主角眼神非常倔强、不服输。这个东西也能够折射当时整个时代有一种非常向上的力量,要夺回失去的时间、要奋斗,折射着整个时代,也记录着整个时代。 主持人:那个时代相对来讲是比较严肃的时代,而没有那么多娱乐的元素,和现在是不一样的,这是一个时代的烙印。我们现场百科来解释一育电影的定义是什么? 电影百科人(法兰西):体育电影从专业角度来讲是没有严谨定义的,但是在评论界会有一个统称,体育电影也称之为运动电影,一般就是通过某种特定的体育或者竞技运动来讲述主角的事业、生活、情感的电影类型。实际上可以说是一种电影元素,而不是电影类型。 比如电影类型可以称之为动作、科幻、悬疑。比如说一部动作电影在过程中如果突然来一段“跑酷”就是借鉴体育元素了,但不能说是体育电影,所以说是体育电影的类型,而是体育的元素。如果以体育为主线故事的话,一般是借助竞技比赛来讲述展现个人或团队在体育运动当中的努力,然后面对挫折和成就的心理状态。一般主线故事是这样的。 在历史上,最早的体育电影可能得追溯到默片,早一点的默片很多都失传了。现在最早的体育电影是卓别林的,他演一个体育冠军,在里面有很多展现体育项目的表演。很多电影评论把它认为是最早的体育电影的代表。 【剖析体育电影】 刘书:体育与电影兼有娱乐性和性 主持人:体育和电影遇到一起,有哪些共性? 任仲伦:我个人觉得就是广泛性。因为体育毫无疑问是全民关注度很高、参与度很高的生活方式。电影同样也是,在人们生活当中也是具有重大的影响。2009年当时我提议搞一个篮球题材,我们想到找行业最高的标杆NBA球队,2009年我在纽约拜访了他们,我讲了观点以后,他们马上就认可,差不多三分钟之后就决策拍这部电影。从他们的上讲,就是我们希望做一部传递健康、快乐的电影,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是正能量。电影和NBA的影响力加起来能够推动这种,两者之间的广泛性和力就是我们的共性。 刘书:我觉得体育、电影这两个概念挺难进行类比的,如果说共性的话,第一是娱乐性,。比如你看体育赛事也好,或者自己做运动也好,或者看一部电影也好,在整体来讲都是有很强的娱乐性的。 第二就是性、灵魂性,我们看电影除了哈哈一笑之外,实际上更能够让我们留下记忆的,或者成为经典的,实际上是打动了,或者跟某个人产生了共鸣。体育的实际也是这样的,我们挑战那些更高、更强、更快,或者说不服输、坚韧、这些东西,我认为他们是有共性的。 任仲伦:我第一次在五棵松看NBA的篮球赛,跟我们小时候看篮球赛完全是两个概念。一场看下来基本上就是看美国的娱乐,充满了娱乐。每小节之间都有啦啦队表演和各种其他的篮球形式的表演,之后我就觉得,《神奇》的风格不要像过去传统的体育电影那样正经的讲奋斗、励志,完全可以跟当今年轻人的生活结合起来,在一个比较快乐的氛围当中,去表达、讲述这样一个故事。 苏群:体育不可预测电影往往大团圆 苏群:体育跟电影有本质的区别,体育有不可测性、不可预知性。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就是因为谁也不知道结果。但电影经过好莱坞同质性的宣传之后,大家对电影有一种期待的,这个期待就是一个的结局。不希望最后我最喜欢的人被你了,最后了,除非还有续集。 任仲伦 《排球女将》 主持人:电影就算不看剧透,也无非那几种结果,只能看那个过程,那个结果必定是虚拟的东西,大家不会得到太大的刺激,但是球赛不一样。 苏群:这回任总找到NBA的球员,篮球比赛从一场比赛到一个常规赛季、季后赛、系列总决赛,打7场球,到总决赛的最后一场球,每一个段落、一个整体都可以看作是好莱坞式结构的,而且是不可预知的。比如说没参加电影的詹姆斯在中国的人气是多高,从小是天子娇子,到了NBA以后都说早晚是拿冠军的,结果过了八年才拿到。你想想这个过程中有多少反复,跟好莱坞电影是一样的。 体育还不断有“续集”,因为詹姆斯还没有老,才二十六七岁,人们仍然有期待。电影要跟体育完全同步是不可能的,你必须有自己的特色,不要把体育当作一个类型去拍,要把它当作载体和元素去拍,这样就可以解放出来。我这次看到电影里面有游戏元素、恋爱元素、明星元素、篮球明星,有电影明星、韩国明星、明星,哪儿都有。还有各种各样的虚拟和真实之类的穿越,我觉得这是一次非常大胆的尝试,可以体育无法通过比赛达到的效果。 刘书:体育和电影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体育是一个真人秀,电影不是真人秀。另外体育里面涉及到人,涉及到团队配合以及跟另一个团队的对抗,会使观众有非常强的代入感、强烈的交互感,除了赛事之外可能还关心命运、性格,我可能会成为他的粉丝,也可能很不喜欢他。这种东西是电影没有办法给的。 但是电影有一些东西又是体育赛事不能给的,比如说电影可以承载我们很多的理想,有一种艺术的成分。比如希腊的雕塑会呈现最完美的人体,实际上没有那么完美,但是就变成了一种艺术的。为什么我们看很多经典电影会念念不忘,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我为什么会记住《沙鸥》的眼神,那时候还很小,但感受到了艺术的冲击。 苏群:比如说打篮球特别希望这个扣篮要特漂亮,但是够不到,胳膊要突然伸长八尺就行了。这个《空中大灌篮》用了,最后手伸出去伸长了,像面条一样。还有打篮球的小孩跟我说,有时候假想在空中翻一个跟头扣上就行了。 任仲伦:电影的动感和体育天生契合 主持人:那会看了《排球女将》之后再看真的排球赛事就不过瘾了,这些姑娘怎么不跳起来翻个跟头再扣球呢? 任仲伦:实际上表现体育是很多艺术家的追求,主要有几点,一个是体育人生充满了紧张、刺激、不可预测,这是电影喜欢的。电影表现有两大类,一大类是意识流、生活流,还有一类有紧张的剧情、跌荡的命运、情感的起伏,体育元素就比较适合。无论是从体育的人和从事比赛的过程都能体现。 第二,电影有一个特性就是运动感,这一点跟体育是特别契合的。我们最初的电影摄影机老是待在一个点上不动。但是现在我们的摄影机喜欢舞动起来,这个舞动跟体育特别吻合。刚才讲到近几年的特技特效迅速的发展,把各种想象、各种可能性表现得会更彻底一点,在银幕上给予的视觉冲击更强烈一点。 第三,体育结果的不可测,也是电影在制作上推向时候的一种手段。电影有“最后三分钟营救”。前面主人公总是处在最危难的时刻,到最后三分钟总是被营救。你看世界电影当中的体育电影也是这样,总是最后一分钟,在千钧一发之际绝杀就赢了。 苏群:这个恰好成为拍电影的俗套,因为体育是不可测的,但是你在电影当中是可测的。我明知道主角肯定赢球,怎么老不赢呢?肯定是绝杀,所以绝杀毫无意义。我个人谁再拍类似的电影千万要摆脱绝杀,要让人有意外。 换一种方式,有很多种方式可以表现。打个比方说,因为电影是可以的,而体育是不可以的,可的是假球、黑球。NBA在体育运动当中,最接近娱乐的。打个比方一场普通的比赛接近有20个机位,除了常规的远景、中景、底线的近景,就是仰拍的近景之外,还有在二层看台跟一层看台之间的走廊上,架上很多的几乎是定焦的长镜头,是一个机器盯一个球星,场上五个人对五个人,十个人当中加起来有四五个球星,有五六台机器专门对着这些人,就是一刻不离的。你想导演切换的元素、素材常多。到了总决赛和全明星赛的时候,会单为球馆架一个滑轨,就是吊在空中的单线滑轨,有遥控的。 一个美国转播NBA比赛的导演,几乎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好莱坞导演,甚至比你还要优秀,因为完全是不可测的。 任仲伦、辛凯 【体育电影生态】 苏群:中国电影很俗套不做张艺谋就做贾樟柯 主持人:体育题材的电影可以说是电影产业的一个衍生品,在未来的日子里,特别是在国内发展壮大的话,这类题材的影片会更多的承载哪些功能?我们来展望一下。 苏群:最近有一部电影很走红,可能在中国没有上映,因为老百姓看不懂,翻译成中文不知道是什么名字(《点球成金》),就是讲搞棒球的数据分析员把一个球队通过数据分析来挑人,最终让球队获得好成绩。这个电影在美国非常轰动,包括在地区也常轰动。 主持人:他们了解棒球。 苏群:他们很了解棒球,在我们这儿没有,但是表明了一种思,就是所谓的体育题材电影不要停留在励志,我们拍了很多励志电影,比如《沙鸥》、《百万美元宝贝》是励志的,只要触到体育,就是一个人有了挫折以后奋斗,很俗套,其实体育的类型有非常多。最终可以发现每一个项目都是可以拍电影的,而且不要因为我触及到这个项目就想把这个项目所有东西都表现出来。甚至是可以当作是背景. 我们中国电影不但是体育题材电影,其实整个大的电影有一些非常不正确的趋向。比如我要么拍,要么拍探索先锋片,我不做张艺谋就做贾樟柯,其他都做不来。你想电影就呈两极分化。其实有很多类型的电影可以借鉴,比如前一阵看一个钢琴电影,叫《逆光飞翔》,没有钱推广,这是一个很小众的,盲人弹钢琴的故事,两个戏剧冲突放到一块,但是不表现盲人弹钢琴多伟大,而是表现我需要被认可,最终落实到哪儿呢?人性。所有好的电影最终落实到人性,跟观众内心最原始的东西碰撞有共鸣了就好,欧洲电影好就老是触及这些,美国商业电影元素太重了就远一些。中国电影老是想要人性的,但是最终表现的是钱性,是大场面。 所以我们要拍体育电影的时候,你刚才讲到电影产业当中跟体育的关系,我觉得体育是很好借鉴的东西。但是一定要最终落实到人性,同时要展现各种各样不同的类型,不要老是去拍大电影或者是励志电影,除了这两个就没有跟体育有关的了。只有当这片田地上百花齐放展开各式各样的花以后,才发现有一朵是你喜欢的。 苏群:体育在中国跟老百姓完全脱钩 主持人:在讨论的过程中提到了中国体育题材的影片,包括亚洲的,乃至美国、欧洲的,要问一下电影百科好了,各个国家所拥有的体育电影会体现出怎么样的国民性? 电影百科人:各个国家体育电影风格整体类型是一样的,如果区别风格,在于各个国家国情不一样,美国作为一个移家,体育项目更多被黑人,电影当中涉及到很多关于种族的东西,真实度比较高。中国的体育电影则善于把体育运动员的个人情感跟国家的情怀两个之间做对比和矛盾来进行挖掘。各个国家体育电影风格的话,整体类型是一样的,因为体育本身是一样的。但是如果区别风格的话,可能在于各个国家国情不一样,美国作为一个移家的话,体育的项目可能更多是被一些黑人的,历史当中就注定电影当中涉及到很多关于种族的东西,比如第一个黑人球员、黑人教练训练的时候,黑人、白人之间的磨合,这部分东西比较多。而且大部分根据真实故事改变的,真实度比较高。 我觉得中国的集体主义的贯彻的历史比较长,所以中国的体育电影善于把体育运动员的个人情感跟国家的情怀两个之间做对比和矛盾来进行挖掘。在中国一直强调的是集体,小我没有大我重要,没有集体重要。在我们呈现出来的体育电影当中更多是这样,在美国好像比较推崇个人英雄主义,所以说讲单人的体育竞技的题材影片会相对比较多一些。 苏群:电影跟体育之间有很多可以相通的地方,球迷认识一项运动很多都是通过一个大明星,所以完全没有必要把所谓的团队压过个人,中国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我们到这个时候还想五十年代拍的电影,不是说那时候落伍,而是不同的时代,我们要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现代。 (从左到右)苏群、刘书、任仲伦 中国体育目前的体制是跟老百姓完全脱钩的,你作为一个喜欢练体型的主持人天天上健身房,但是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上国家队,但是这个事情在美国是可能的,在这里是不可能的。因为这里的球队是由自己的一套封闭系统训练出来的,跟老百姓没有关系。 你刚才说到的问题就出来了,作为看电影的人、拍电影的人就没有往哪儿想,体育的东西能拍成电影,他平常很少介绍接触专业领域的东西。实际上我认识很多的电影明星,或者搞文艺的都很喜欢篮球,张丰毅是梦舟队队长,控卫,打球好着呢。黄志忠,《正道是沧桑》,那可能是中国电影演员当中打球最专业的,因为他是天津青年队出来的。还有搞戏剧的,有好多明星都是平常不仅是喜欢篮球,而且还从事篮球定期的训练,就是在一块打篮球。真正让他们转过来去拍篮球电影就不见得。 刘书:体育对中国人太奢侈这是社会的悲哀 主持人:刚才提到我们的社会和其他国家社会对于体育崇尚的程度,都崇尚,但是说普及程度又是不一样的,您有什么样的看法?这种程度也会影响到一个体育题材电影? 刘书:我觉得我们国家现在不是崇尚体育,是没有一个运动的风气或者习惯。大部分的人运动锻炼,可能不是出于发自内心的热爱,是出于要保健身体。 所以说恶感源自陌生,像你刚才讲的,很不熟悉这些东西,不熟悉怎么可能会去抽象出一个电影、题材?这主要是和大相关,体育一个是需要时间,再一个需要场地、,是奢侈的东西。 主持人:我们现在对于体育或者运动这件事情的态度是有问题的,比如说家长管孩子,这个孩子体育成绩再好也不如学习好让大家开心? 刘书:这是学校引导的,你在一个规则之内必然要按照这个规则往上走,否则可能被淘汰,这是一个社会的悲哀。我们小的时候不会这样的。 任仲伦:运动和电影在美国结合得比较好 任仲伦:美国体育也好、电影也好都有两大强势的领域,而且有世界影响。相对来讲当体育变成美国人普遍生活方式以后会有巨大的影响力。但是这个影响力会影响到电影生产。 主持人:你是讲生活方式? 任仲伦:是一种生活方式,不是一种其他的目的,会蔓延开来影响到其他各种各样的创作、生产以及其他领域,电影毫无疑问本身是注重影响力,电影本身是很注重影响力的,就会把体育作为自己电影很重要的主题或者题材去表现,在美国这两者是结合得比较好。但是反过来也不能说体育发达的电影一定好,体育不发达电影一定是差的。俄罗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时候国民经济比较弱,经济实力比较差的时候,但是在文学上是世界一流的,艺术和经济有时候是成正比的,有时候不一定成正比。在中国体育在普及还没有达到强势的领域当中,我们希望电影不平衡的原理能够起作用,体育电影出来就是我们期待的。 《挑战星期天》 主持人:书总您有什么样的看法? 刘书:整体来讲观众看电影肯定是要看熟悉的东西,或者说从未见过的东西。在体育来讲,如果没有更多的人充实运动,或者说喜欢某一些体育的赛事,是一些体育迷,必然对体育题材的电影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另外,我还是认为体育运动的普及还是跟文明程度的提高和富裕程度是成正比的。当一个人有比较高的学历,或者有比较高收入的时候,必然会比较关注自己,关注自己身体的协调、美好等等,所以说你自然就会喜欢运动。另外你也可能更有闲了,我想时间长了以后中国人也会越来越想到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是真的像《小时代》说的那样吗?就是对无的追逐吗?可能也会有这种反思吧,时间长了以后体育运动会有更多的普及。 苏群:体育电影在中国不好拍也不好卖 主持人:我们不自觉聊到下面的话题了,就是体育观众的一个培养问题了。体育迷有这么多,当他们所熟悉的体育电影在电影院上映的时候,一百个有多少人进去看的,是百分之百吗? 任仲伦: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相对来讲如果喜欢体育的,以体育为背景的关注度更高一点,这个比例是存在的。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领域或兴趣的群体,百分之百都是很的要求。 主持人:我们用什么办法把这些人都变成体育题材影片的影迷,怎么样培养体育电影的粉丝? 刘书:电影拍得好。 苏群:我觉得任总说得确实非常冷静,并没有说一定把一百个球迷变成一百个电影迷,而是说一百个人都冷关注,但是最后有多少人转换成电影迷,因为这个电影还没有上映。以我的经验来看体育电影在中国第一是不好拍,第二是不大会成功,不好卖。 任仲伦:对于体育题材来讲,不只是为了吸引体育的这些迷,心里面更多是更广阔、更广泛的电影群体。2008年拍《大灌篮》也是篮球题材,当时观众就很高,当时2008年在五年多以前了,我们将近达到了一点多个亿,现在破亿已经是比较容易了,因为现在整个电影界电影的银幕数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基本上每天增加15块银幕的速度在发展,现在全国已经达到了1.6万块银幕。在十年前有效银幕只有3000多块,现在达到了1.6万块的银幕,观众的底数也增加了。 刘书:体育明星不能代替故事决定电影成功 主持人:我们都提到了体育明星融入到电影的拍摄当中来,书总您在看有体育明星加盟的电影过程当中,您在意不在意他们的演技,还是说他们只要出现有一个看点就可以了? 刘书:很在意,我想体育只是一个元素,这个电影是不是能成功,还是跟故事讲的怎么样有关系。还有你的主演、明星的号召力有关系。我觉得这个是最核心的,体育并不是最核心的,它只是一个元素或者是一种载体。 主持人:这是一个培养体育电影影迷的手段,就是让明星来吸引他们,体育明星有惊艳的表现吸引大家能够培养起来这个族群。还有一个,体育电影多年以来存在的问题就是老套的剧情发展。 苏群:励志嘛。 主持人:就是励志,最后一定成功,就完了。在创造方面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才能够让大家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让大家愿意走进影院去看体育影片? 电影百科人:创作上可以不完全关注运动进行时和运动员本身的事,甚至包括经理、教练背后的事,都是体育电影。故事可以更外围化一点,会让人觉得更完整、更写实,是一个体育的世界。《点球成金》是一个案例,还有像奥利弗斯通拍过一个电影是《挑战星期天》,但是更多的主角是描写背后的教练,是橄榄球经理幕后有一些商业利益上的纷争,还有关于运动员做的一些要不要在场上去留的这些决定,其实这些都是体育电影,可以更外围化一点,就会更丰富,会让你觉得这个故事更完整、更写实,是一个体育的世界,而不是直接是赛场,不是一个框架的东西。 合影 主持人:任总这边加一些更加潮的,更加现代、更加未来科幻的元素。 任仲伦:对于我们来讲是一个选择与能力,体育电影有一个选择,到底你由专业运动员、体育明星来演,还是由职业的演员来演,这首先是一个选择。为什么大家会比较多的选择用专业运动员或者体育明星来演,有两个考虑。一个考量就是考虑到这些人在市场上的号召力,在观众中的号召力,这个考量还是比较浅层的考量。 第二在体育题材的电影当中需要许多技能的东西、专业的东西,一般的演员达不到。一般的演技打篮球不会打,老用替身,那是很的,这是灾难性的,所以我们选择就很重要。不过反过来只是体育素材只是一个职业背景。如果更多的表现体育以外、专业以外的生活,我们会比较多地用职业演员,他们比较能够表现,这是一种选择。 苏群:体育明星传记可丰富电影类型 苏群:我如果有机会咱们电影圈有人拍体育的传记片,既不是纪录片,又不是虚构的故事。我觉得美国电影种类之丰富才会使得它产生体育传记人物类型。包括拍阿里,因为阿里在美国体育的运动史上不仅仅是属于体育领域了,是属于美国整个国家历史发展的一部分,包括在六几年反战的时候,这个人身上充满了时代变化和思想变化矛盾的焦点。这么一个人是值得拍。所以像我们中国历史发展当中,其实有过最近的一百年当中有过转折,在转折当中有一些体育人物是不可避免的在转折点上的,包括你说容国团、庄则栋这些都是过世的人物,包括李宁是个健在的人,他身上的传奇非常丰富。他代表了体育本身的那一段从三金王掉到奥运会垫子上,不是他的,可是反应了一个时代很扭曲的现状。最后他爬起来退役了,退役以后过了若干年起来了有了这样一个品牌。 我觉得对于中国现代的历史来讲,太丰富了,有这么多元素,体育同样是这样。如果有一个人能够沉下心来去研究背后社会发展的变迁,然后把人置入其中一定能够拍出非常好的电影。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的这些,在中国的体育史上都是经典的人物了。而近些年很多的体育明星,比方说姚明、刘翔、李娜等等,如果让几位去挑选的话,你们觉得哪位被拍成传记电影受关注度会更高一些?书总选一位? 刘书:我会选姚明。 主持人:原因是什么? 刘书:第一他是一个很有魅力的优秀的运动员,另外他的经历是从中国到美国去打球,实际上也折射这个时代的等等的很多东西。包括回来经商,但是现在都不太适合拍。 苏群:我选李娜,因为李娜适合找个人替他演,姚明找不到。 主持人:只能自己出演。 苏群:他自己出来太胖了。 任仲伦:我也选李娜,从文学角度的来讲,她比较容易竖立起来,她的个性和经历从人物的角度来讲比较容易塑造起来。 主持人:我可能会选刘翔吧,光把这两次背后的故事拍一下,绝对是有票房的,大家都爱看的。 《小时代》 【中国电影】 刘书:中国电影不会讲故事得屌丝者得天下 主持人:我想问几位嘉宾,进电影院喜欢看什么类型的? 刘书:我今年就进电影院看过两个,一个是《1942》,一个是《一代师》。 主持人:为什么没有激起你去电影院看? 刘书:我看介绍觉得不是好电影,看电影先看是哪个导演。我可能会看欧洲电影,喜欢得更多一些。 主持人:您是喜欢文艺片的? 刘书:对。 主持人:您是觉得如今中国电影市场是缺少这类题材,所以觉得有一些不满意? 刘书:好电影太少,这是一个事实,但我不是圈内人,不知道怎么解决。每个人都知道这个现状,但是每个人都没有做努力,而且中国的电影已经不会讲故事了,或者是宏大叙事追求浮华大场面,并不是真正了解现实。比如你去问观众,一个拍记者的,你觉得像记者吗?然后说不像记者。还有拍官员的,我也问过从政的人,完全不像,就是离生活太远了。追求了很多的技巧和很高的成本,这些硬件的东西可能都上去了,但是我们丢了最根本的东西,怎么去讲一个故事,怎么所谓表演的自然,我觉得这就是好电影的基本原则吧,如果没有共鸣看完之后也没有印象,下次就不看这个导演的电影了。 主持人:很多人喜欢的文艺片缺少的原因在哪里? 刘书:没有票房,现在是得屌丝者得天下的时代,这是一个现实。 主持人:但是这是很无奈,而且解决起来还挺难的事? 刘书:将来会的,慢慢会变成分众的,当这样的情况非常普遍的话一定会有另外的契机出现。比如对《小时代》是这么强烈的争论,实际上就会有另外的契机出新,因为太渴望好电影了。随着社会的富裕和多元化,有些人不会因为生计考虑去做热爱的事情,电影常有魅力的一种艺术,会有更多人来从事这个,我想这是一个发展阶段的问题。 任仲伦:《小时代》反应新一代观众需求 苏群:我提一个在电影界贵圈的大事,就是《小时代》。《小时代》我认为之所以会引起和票房的这种反差,除了一部分恶意营销,就是故意把自己炒坏了营销卖好票房之外。最大的可能是掌握话语权的人脱节,你明明话语权但是并没有去问看电影的人多大,为什么看电影,为什么花这个钱。你觉得听谁说就来看这个电影了,你要问他,有可能掌握话语权的人跟观众已经发生了严重脱离了,我根本不了解他们。明明他们是喜欢电影的,你说这个电影不好看。 刘书:我不同意这个观点,其实都没有错。第一《小时代》有这么多的观众,实际上是大时代的折射,比如说大时代对的追逐,对于财富的追逐,对于高端奢侈好东西的追逐,导致很多人想看。第二,对它的一种评价,实际上更多的是从艺术性来评价的,艺术性和票房不一定有直接正面的连接,我想应该是这样。 任仲伦:实际上电影业是一个有影响的产品,一部电影只要有影响就会取得比较好的票房。赢得比较多的关注。我看《小时代》,更多的解读称在电影观众中可能会出现一次新的改朝换代。就是《小时代》的成功标志着像新一代的观众和新一代对电影的需求的产生,因为我们过去比较多的电影实际上都是比年长一辈在讲述故事。到了《小时代》出现,就是他们同龄人在讲自己的故事,用他们的方式讲自己的生活,可能他们觉得亲切。你的成熟不成熟对他们来讲,特别是艺术上的成熟与不成熟对于他们不是思考的标准。你能不能讲出我们的话,就是说出心里话这点变成了大家支持和喜欢的很重要的理由。 任仲伦:《天注定》是物被激怒后的爆发 主持人:我知道您跟贾樟柯导演常熟的,您对于他也是一直特别支持。现在我们知道《天注定》,已经得了,而且也过审了,这个过审会不会在某些方面体现出电影审查制度有放松一点? 任仲伦:贾樟柯跟我合作了整整十年,我投了他六部影片,他也是我们上影重要的导演。最近我们跟他合作了《天注定》,我认为审查通过是一个正常的通过,因为他反应的是生活和表达的思想见解,可能跟前几部电影稍微有点差别。但是我又认为他没有差别,因为贾樟柯十几年的电影始终在关注一个稳定的视角,就是大的社会变革中的草根阶层的所思所忧、喜怒哀乐。过去的几部影片,一个大的社会变革当中一些物的迷盲、困惑表现得比较充分。在《天注定》里面表现大时代变革当中,物到了一定时候被激怒,心理矛盾的爆发,可能这个东西多了一点。这个多了一点恰恰是我们社会发展到今天,社会上的真实生活状况,贾樟柯比较也是比较敏锐地把握住,并把它表现出来。我觉得从审片角度是正常的通过,因为这些社会矛盾在我们的各种当中也表现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是存在的,只是说作为一个电影艺术家对这些现象做了自己的一种表达和自己的一种描述,我是这样理解的。实际上他延续了中国电影长期一直有的现实主义。 刘书:过度商业化是中国电影本题。 主持人:我还看到有这样的话现在的中国电影,中国电影不缺钱和观众,缺的是责任感。 刘书:我不知道怎么理解这种责任感,其实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做事的核心,你做一个电影,就要认认真真把一个故事讲真实,表演要没有痕迹,这些东西和审查制度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我们看伊朗的电影《一次别离》,审查制度应该比我们更严,但是也能拍出这样的电影,我觉得这些都是借口。过度的商业化或者说我们缺少对一种东西的热爱,这些东西是最本质的原因。这个行业好象也比较缺乏人才,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说起好电影,可能是十年三四部,太少了。这确实也是一个悲哀的事情,我们确实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做。 主持人:现在是2013年,2016年有一个大事,就是中国电影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就是WTO电影市场的问题。从观众的角度,书总您来看咱们中国的电影人要面临更大的挑战了,怎么办? 刘书:我是全面拥抱的,想这个问题没有用,更多的东西让你更强壮,这常好的事情。对于观众和电影界来讲都是一件好事。 任仲伦谈制片人制度:王家卫很有制片头脑 主 |